大咯血的治療原則及方案
時間:2015-03-04來源:求醫(yī)網(wǎng)
1.一般處理:對大咯血病人要求一定臥床休息。醫(yī)護人員應指導病人取患側臥位,并做好解釋工作,消除病人的緊張和恐懼心理。咯血期間,應盡可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搬動,以免途中因顛簸加重出血,窒息致死。同時,還應鼓勵病人咳出滯留在呼吸道的陳血,以免造成呼吸道阻塞和肺不張。如病人精神過度緊張,可用小劑量鎮(zhèn)靜劑,如地西泮2.5mg,口服,2 次/d,或地西泮針劑10mg 肌注。對頻發(fā)或劇烈咳嗽者,可給予鎮(zhèn)咳藥,如噴托維林25mg,口服,3次/d;或依普拉酮40mg,口服,3 次/d。必要時可給予可待因15~30mg,口服,3 次/d。但對年老體弱患者,不宜服用鎮(zhèn)咳藥。對肺功能不全者,禁用嗎啡、哌替啶,以免遏制咳嗽反射,造成窒息。
2.止血治療
(1)藥物止血:
①垂體后葉素: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具有強烈的血管收縮作用。用藥后由于肺小動脈的收縮,肺內血流量銳減,肺循環(huán)壓力降低,從而有利于肺血管破裂處血凝塊的形成,達到止血目的。具體用法:垂體后葉素5~10u+25%葡萄糖液20~40ml,緩慢靜注(10~15min 注畢);或垂體后葉素10~20u+5%葡萄糖液250~500m1,靜滴。必要時6~8h 重復1 次。用藥過程中,若病人出現(xiàn)頭痛、面色蒼白、出汗、心悸、胸悶、腹痛、便意及血壓升高等副反應時,應注意減慢靜注或靜滴速度。對患有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以及妊娠患者,均應慎用或不用。
?、谘軘U張劑:通過擴張肺血管,降低肺動脈壓及肺楔壓及肺楔嵌壓;同時體循環(huán)血管阻力下降,回心血量減少,肺內血液分流到四肢及內臟循環(huán)當中,起到“內放血”的作用。造成肺動脈和支氣管動脈壓力降低,達到止血目的。對于使用垂體后葉素禁忌的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及妊娠等患者尤為適用。常用的有:
a.酚妥拉明:為α受體阻滯劑,一般用量為10~20mg+5%葡萄糖液250~500ml,靜滴,1 次/d,連用5~7 天。國內外均有報道,采用此方法治療大咯血,有效率在80%左右。治療中副作用少,但為了防止體位性低血壓及血壓下降的發(fā)生,用藥期間應臥床休息。對血容量不足患者,應在補足血容量的基礎上再用此藥。
b.普魯卡因:常用劑量為50mg+25%葡萄糖液20~40m1,靜脈注射,4~6h;或300~500mg+5%葡萄糖液500ml,靜滴,1 次/d。首次用此藥者,應作皮試。
?、郯⑼衅?、山莨菪堿:阿托品1mg 或山莨菪堿10mg,肌注或皮下注射,對大咯血病人亦有較好的止血效果。此外亦有采用異山梨酯及氯丙嗪等治療大咯血,并取得一定療效。
?、芤话阒寡帲?/strong>主要通過改善凝血機制,加強毛細血管及血小板功能而起作用。如:
a.氨基己酸(6-氨基己酸,eaca)及氨甲苯酸(止血芳酸,pamba):通過遏制纖維蛋白的溶解,起到止血作用。具體用法:氨基己酸(eaca) 6.0g+5%葡萄糖液250ml,靜滴,2 次/d;或氨甲苯酸(pamba)0.1~0.2g+25%葡萄糖液20~40ml 中,緩慢靜注,2 次/d,或氨甲苯酸(pamba)0.2g+5%葡萄糖液250ml 中,靜滴,1~2 次/d。
b.酚磺乙胺:具有增強血小板功能和粘合力,減少血管滲透性的作用,從而達到止血效果:具體用法:酚磺乙胺0.25g+25%葡萄糖液40m1,靜注,1~2次/d;或酚磺乙胺0.75g+5%葡萄糖液500ml,靜滴,1 次/d。
c.巴曲酶:由巴西蛇(巴西蝮蛇屬)的毒液經(jīng)過分離和提純而制備的一種凝血酶。每安瓿含1 個克氏單位(ku)的巴曲酶。注射1ku 的巴曲酶20min 后,健康成人的出血時間會縮短至1/2 或1/3,其效果可保持2~3 天。本品僅具有止血功效,血液的凝血酶原數(shù)量并不因此而增高,因此一般無血栓形成之危險。本品可供靜脈或肌內注射,也可供局部使用。成人每天用量1.0~2.0ku,兒童0.3~1.0ku,注意用藥過量會使其功效下降。
此外尚有減少毛細血管滲漏的卡巴克絡(安絡血);參與凝血酶原合成的維生素k;對抗肝素的魚精蛋白以及中藥云南白藥、各種止血粉等。鑒于臨床大咯血多是由于支氣管或肺血管破裂所致,故上述藥物一般只作為大咯血的輔助治療藥物。
(2)支氣管鏡在大咯血治療中的應用:對采用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頑固性大咯血患者,應及時進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其目的:一是明確出血部位;二是清除氣道內的陳血;叁是配合血管收縮劑、凝血酶、氣囊填塞等方法進行有效地止血。出血較多時,一般先采用硬質支氣管鏡清除積血,然后通過硬質支氣管鏡應用纖維支氣管鏡,找到出血部位進行止血。目前借助支氣管鏡采用的常用止血措施有:
?、僦夤芄嘞矗?/strong>采用4℃冰生理鹽水50ml,通過纖維支氣管鏡注入出血的肺段,留置1min 后吸出,連續(xù)數(shù)次。一般每個病人所需的灌洗液總量以500ml為宜。國外曾報道了1 組23 例大咯血病人,采用此方法治療后,所有病人的咯血均得到了控制,其中2 例患者在灌洗后幾天再度出血,但第2 次采用同樣方法灌洗后出血停止。筆者亦曾多次采用此法治療大咯血病人,收效甚佳。推測冰鹽水灌洗使得局部血管收縮,血流減慢,從而促進了凝血。
②局部用藥:通過纖維支氣管鏡將(1∶20000)腎上腺素溶液1~2ml,或(40u/ml)凝血酶溶液5~10ml 滴注到出血部位,可起到收縮血管和促進凝血的作用,止血效果肯定。另外還有人報道,在40u/ml 的凝血酶溶液5~10m1 中,加入2%的纖維蛋白原溶液5~10ml,混勻后滴注在出血部位,其止血效果更好。
?、蹥饽姨钊?/strong>經(jīng)纖維支氣管鏡將fogarty 氣囊導管送至出血部位的肺段或亞段支氣管后,通過導管向氣囊內充氣或充水,致使出血部位的支氣管填塞,達到止血的目的。同時還可防止因出血過多導致的血液溢入健肺,從而有效地保護了健側肺的氣體交換功能。一般氣囊留置24~48h 以后,放松氣囊,觀察幾小時后未見進一步出血即可拔管。1 組14 例經(jīng)氣囊填塞技術治療的大咯血患者,其中10 例出血得到控制。經(jīng)6 周到9 個月的隨訪,無再出血發(fā)生。另外,氣囊填塞技術還常被用于動脈栓塞及外科手術患者的術前支持。操作過程中,應注意防止因氣囊充氣過度及留置時間過長,而引起的支氣管黏膜缺血性損傷和阻塞性肺炎的發(fā)生。
查看更多關于大咯血的治療原則及方案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