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沙眼的治療,中醫(yī)分為藥物、手術(shù)、針灸三類。其中,手術(shù)與針灸都需要專門的醫(yī)師操作。下面向大家介紹幾種藥物治療方法。
內(nèi)服藥:
中醫(yī)認為,沙眼是因“脾土濕熱或脾土風熱”所致,治宜清利脾土濕熱或清除脾土風熱。
除風清脾飲:陳皮、連翹、防風、知母、玄明粉、黃芩、玄參、川連、荊芥穗、大黃、桔梗、生地各10克。共研末,煎湯去渣,于飯后1~2小時服。適應癥:干澀而癢,眼內(nèi)好像有米粒一般,嚴重者畏光流淚,翻開眼瞼能看到形似粟米、紅黃而軟的顆粒。
歸芍紅花散:當歸、大黃、山梔、黃芩、紅花(以上各藥用酒洗微炒)、赤芍、甘草、白芷、防風、生地、連翹各等份。共研末,每次9克,水煎,于飯后1~2小時服。適應癥:眨眼睛時磨眼而多淚,或覺干燥癢痛,睡醒之后眼屎多,眼瞼略有腫硬,不易睜開,翻轉(zhuǎn)瞼皮可見血滯而紅、絲脈不清,有紅而堅的顆粒,嚴重者疙瘩高低不平,且以上眼瞼為多。
外用藥:
洗藥——清涼丸:當歸尾、石菖蒲、赤芍藥各6克,川連、地膚子、杏仁各3克,羌活1.5克,膽礬0.6克。共研細末,用紗布包好,如櫻桃大,用開水浸泡,趁溫熱蘸洗。
點藥——膽礬:膽礬的用法有兩種:一種方法是將膽礬配成1%的溶液點眼,每天5次;另一種方法是將膽礬配成5%~10%的油膏(將膽礬在乳缽中研極細末,調(diào)入凡士林油中攪勻即成)點眼,每天3~4次。
溫馨提示:沙眼主要通過接觸傳染。所以,要想有效預防沙眼,必須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不用手揉眼,毛巾、手帕要勤洗、曬干;托兒所、學校、工廠等集體單位應分盆分巾或流水洗臉;加強理發(fā)室、浴室、旅館等服務行業(yè)的衛(wèi)生管理;毛巾、臉盆等定期消毒;注意水源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