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的診斷檢查方法有哪些
時間:2014-10-13來源:求醫(yī)網(wǎng)
胃食管反流病(GERD)可根據(jù)癥狀群作出診斷。如患者有典型的燒心和反流癥狀,又無幽門梗阻或消化道梗阻證據(jù),臨床上可考慮胃食管反流病的診斷。有食管外癥狀,同時有反流癥狀,也可考慮GERD的診斷,食管外癥狀可能為反流所致。反流癥狀不典型,或僅有食管外癥狀,而無典型的燒心和反流癥狀,臨床上不能診斷GERD,需進一步檢查明確胃食管反流病的診斷以及是否存在反流性食管炎。
胃食管反流病的影像學(xué)診斷檢查方法:
1.X線鋇餐造影
食管鋇餐造影一般地說不易顯示食管黏膜的異常,或僅能顯示較重的炎性改變,如黏膜皺襞增厚,糜爛,食管潰瘍等,輕度食管炎癥則不敏感
食管鋇餐造影對合并的食管裂孔疝和食管狹窄有診斷意義,食管狹窄的影像特征主要有狹窄的食管管腔,狹窄部缺乏擴張能力,用平滑肌松弛藥物亦不能使之?dāng)U張,狹窄部呈對稱的管腔變細,其上管腔中等度擴大,狹窄以下可見滑動型食管裂孔疝,狹窄如不對稱和狹窄內(nèi)黏膜明顯不規(guī)則,表明有癌的可能。
2.內(nèi)鏡檢查
內(nèi)鏡檢查是觀察食管內(nèi)膜損傷,確立糜爛性食管炎和Barrett食管診斷較好的方法,對可疑GERD的病人內(nèi)鏡檢查成為優(yōu)選方法,病人有燒心,反酸癥狀者,內(nèi)鏡可以在45%~60%的病人中顯示出糜爛性食管炎。另一部分病人則可能有非糜爛性食管炎,如食管黏膜水腫,充血或正常表現(xiàn)。
(1)內(nèi)鏡下Savary與Miller分期法。
Ⅰ期:單一或孤立的糜爛,有紅斑和(或)滲出。
?、蚱冢好訝€或潰瘍?nèi)诤希蠢奂笆彻苋堋?/p>
?、笃冢翰∽兝奂笆彻苋?,無食管狹窄。
?、羝冢郝圆∽兓驖儯惺彻鼙诶w維化和狹窄,短食管,和(或)Barrett食管。
(2)洛杉磯分級法:
A級:一處或更多處黏膜破壞,每處均不超過5mm。
B級:在黏膜皺襞上至少有一處超過5mm長的黏膜破壞,但在黏膜皺襞之間無融合。
C級:兩處或更多處的黏膜皺襞之間有融合性破壞,尚未形成全周破壞。
D級:全周黏膜破壞。
癥狀不典型和有食管外癥狀的病人,糜爛性食管炎較少見,有不能解釋的胸痛和冠狀血管正常的病人,雖然50%有GERD,但糜爛性食管炎僅占10%或更少。
溫馨提示:胃食管反流病的內(nèi)鏡檢查能提示病人的預(yù)后和內(nèi)科藥物治療結(jié)果,對制定長期治療計劃有幫助。目前對可疑與GERD有關(guān)的胸痛,哮喘,咳嗽或聲音嘶啞的病人,另有人主張并不一定常規(guī)進行內(nèi)鏡檢查,而是用pH監(jiān)測作為最初的診斷方法,如證實有食管外反流癥狀,病人需要長期藥物治療或抗反流手術(shù)時,再進行內(nèi)鏡檢查以除外Barrett食管。
查看更多關(guān)于胃食管反流病的診斷檢查方法有哪些的相關(guān)常識>>
消化科疾病
- 胃食管反流病
- 胃腸息肉
- 便秘
- 功能性胃腸病
- 炎癥性腸病
- 消化內(nèi)科疾病
- 胃炎
- 結(jié)直腸炎
- 胃潰瘍
- 萎縮性胃炎
- 蛔蟲病
- 腹痛
- 厭食癥
- 蜘蛛痣
- 細菌性痢疾
- 功能性消化不良
- 脾功能亢進
- 老年便秘
- 急性胃炎
- 大便帶血
- 幽門螺桿菌感染
- 食管炎
- 慢性淺表性胃炎
- 腸胃炎
- 膽汁返流性胃炎
- 呃逆
- 潰瘍性腸炎
- 痢疾
- 輪狀病毒性腸炎
- 乳糜瀉
- 十二指腸憩室
- 食道潰瘍
- 食管裂孔疝
- 絳蟲病
- 偽膜性腸炎
- 胃竇炎
- 胃泌素瘤
- 胃石癥
- 胃下垂
- 胃脂肪瘤
- 胃潴留
- 厭食
- 應(yīng)激性潰瘍
- 幽門梗阻
- 胃結(jié)核
- 胃潰瘍性穿孔
- 胃真菌病
- 腸白塞病
- 腸扭轉(zhuǎn)綜合征
- 腸氣囊腫
- 腸氣腫綜合征
- 腸石性腸梗阻
- 腸系膜淋巴結(jié)結(jié)
- 腸系膜淋巴結(jié)炎
- 腸易激綜合征

- 胃食管反流病治療方法 |
- 胃食管反流病病因 |
- 胃食管反流病飲食 |
- 胃食管反流病專家 |
- 胃食管反流病醫(yī)院
- 胃食管反流病治療指南 |
- 胃食管反流病癥狀 |
- 胃食管反流病檢查 |
- 視頻 |
- 胃食管反流病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