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癥性腸病的飲食注意事項
時間:2014-10-12來源:求醫(yī)網
炎癥性腸病患者應當遵循半流質的飲食原則,隨著炎癥性腸病病情的好轉再逐漸添加不同種類的食物。開始時應進食富有營養(yǎng)的流質飲食,然后慢慢轉為半流飲食,最后食用固體食物。每數天可嘗試添加一些新種類的食物,但注意該食物應能避免引起任何狀況的發(fā)生和加重。若能耐受含纖維素飲食時,可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鮮嫩的、煮熟的蔬菜,罐頭水果或煮熟的水果,淀粉類如煮熟的麥片粥、全麥面和玉米餅等。
在疾病活動受到控制后,可建議食用以下食物:淡果汁、蘋果醬、罐裝水果、燕麥片、白切雞、魚、煮熟的蛋、薯泥、米飯或面條、面包等。避開過敏食物,如果發(fā)現自己每次吃過某種食物就有類似反應,就要提防是否對此過敏,可以選擇其他食物代替。
對于炎癥性腸病患者而言,飲食上總體應把握食物質軟、易消化、高營養(yǎng)的原則,少食多餐、定時定量。具體有下面幾方面:
1、每餐以正常食量2/3為宜,每日進餐4-5次。
2、減少油膩和油炸食物的攝入,如果有乳糖不耐受的人,應減少牛奶和奶制品的攝入。也不要吃引起腸脹氣的食物如黃豆、芋頭等,而魚、蝦、蟹及蠶繭等容易引起過敏的一類食物也應該少吃為宜。
3、限制高纖維食物的攝入,如堅果、玉米、一些蔬菜。高纖維食物促進腸道蠕動,如果小腸沒有消化完全的話,還會導致腹瀉,所以一般建議以低纖維、少渣飲食為妥。
4、膳食供應給足量的熱能及優(yōu)質蛋白、無機鹽、維生素,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冷飲等。
5、炎癥性腸病患者多缺乏葉酸,維生素A、B6、D、K,以及鈣鐵等多種營養(yǎng)素,應進食富含以上營養(yǎng)素的事物。
6、排氣、腹瀉過強時,應少食糖及易產生發(fā)酵的食物:如薯類、豆類、牛奶等。
7、柿子、石榴、蘋果都含有鞣酸及果膠成分,均有收斂止瀉作用,可適量食用。
溫馨提示:在炎癥性腸病的緩解期,只要機體能耐受則可食用多種食物,像是蔬菜、水果、多種谷物、低脂或無脂的奶制品和瘦肉等。在疾病活動期,由于腹痛、腹瀉和納呆均會導致營養(yǎng)攝取的障礙,且常用于活動期治療的激素也會增加蛋白的消耗,故在此時期應增加蛋白和能量的攝入。
查看更多關于炎癥性腸病的飲食注意事項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