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紫癜的常見方法都有哪些
時間:2015-10-08來源:求醫(yī)網
紫癜的出現(xiàn)給很多患者都帶來了極大的不便,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在工作中,紫癜看似是一種不起眼的小病,但是它的危害卻是非常巨大的,而關于它的治療也就非常重要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治療紫癜的常見方法都有哪些。
一、一般治療
臥床休息,積極尋找和去除致病因素,如控制感染,補充維生素。有蕁麻疹或血管神經性水腫時,應用抗組胺藥物和鈣劑。腹痛時應用解痙劑,消化道出血時應禁食,可靜脈滴注西咪替丁每日20~40mg/kg,必要時輸血。
二、糖皮質激素和免疫遏制劑
急性期對腹痛和關節(jié)痛可予緩解,但不能預防腎臟損害的發(fā)生,亦不能影響預后。潑尼松每日1~2mg/kg,分次口服,或用地塞米松、甲基潑尼松龍每日(5~10mg/kg)靜脈滴注,癥狀緩解后即可停用。重癥過敏性紫癜腎炎可加用免疫遏制劑如環(huán)磷酰胺、硫唑嘌呤或雷公藤多苷片。
三、抗凝治療
1.阻止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藥物:阿司匹林每日3~5 mg/kg,或每日25~50 mg, 每天一次服用;雙嘧達莫每日3~5 mg/kg,分次服用。
2.肝素:每次0.5~1 mg/kg,首日3次,次日2次,以后每日1次,持續(xù)7天。
3.尿激酶:每日1000~3000 u/kg靜脈滴注。
4.其他:鈣通道拮抗劑如硝苯地平每日0.5~1.0 mg/kg,分次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吲哚美辛每日2~3 mg/kg,分次服用,均有利于血管炎的恢復。中成藥如貞芪扶正沖劑、復方 丹參片、銀杏葉片,口服3~6個月,可補腎益氣和活血化淤。
四、中醫(yī)治療
1.濕熱蘊結
主證:皮膚紫斑,色紫紅或暗紅,頭身困重,關節(jié)腫痛灼熱,脘腹悶痛,納呆口膩,便秘或溏而不爽,小便色黃,口干喜熱飲,舌紅苔黃膩,脈濡數(shù)。
治法:清熱祛濕,化瘀通絡。處方是四妙散合槐角丸。
常用藥:蒼術、黃柏、苡仁、川牛膝、槐花、地榆、防風、枳殼、桑枝、紫草、茜根、滑石、大薊、小薊、白癬皮、地膚子、土茯苓。
2.熱盛迫血
主證:起病較急,紫斑色鮮紅或深紅,可伴鼻衄、尿血、便血等,或身熱夜甚,心煩面赤,不寐夢多,小便短赤,舌紅絳,苔黃燥,脈細弦數(shù)。
治法:清熱解毒,涼血化瘀。處方是清營湯或犀角地黃湯。
常用藥:水牛角、生地、丹皮、丹參、玄參、銀花、連翹、竹葉、通草、紫草、川連、赤芍。
查看更多關于治療紫癜的常見方法都有哪些的相關常識>>

皮膚科疾病
- 肛周濕疹
- 包皮過長
- 皮膚腫瘤
- 祛斑美容
- 過敏性皮膚病
- 痤瘡
- 小兒皮膚疾病
- 皮膚科疾病
- 黃褐斑
- 毛發(fā)移植
- 手汗癥
- 顏面潮紅
- 雞眼
- 日曬傷
- 腳氣
- 體癬
- 念珠菌病
- 汗管瘤
- 紫癜
- 毛囊炎
- 甲溝炎
- 黑痣
- 皮脂腺囊腫
- 多汗癥
- 胼胝
- 頭皮毛囊炎
- 掌跖膿皰病
- 癰
- 凍瘡
- 癢疹
- 結節(jié)性癢疹
- 天皰瘡
- 多形紅斑
- 萎縮紋
- 藥疹
- 黃色瘤
- 結節(jié)性血管炎
- 色素性蕁麻疹
- 尋常型牛皮癬
- 壓迫性蕁麻疹
- 連續(xù)性肢端皮炎
- 毛囊角化病
- 皮膚瘙癢
- 玫瑰糠疹
- 跖疣
- 股癬
- 過敏
- 人工性蕁麻疹
- 糜爛型腳氣
- 脫發(fā)嚴重
- 膿性指頭炎
- 奶癬
- 痣
- 干燥綜合征
- 淋巴管炎
- 暗瘡
- 白化病
- 白色糠疹
- 白癬
- 斑禿
- 瘢痕疙瘩
- 扁平疣
- 卟啉病
- 糙皮病
- 淀粉樣變病
- 多肌炎
- 蜂窩織炎
- 汗斑
- 汗皰疹
- 紅皮病
- 甲癬
- 甲周炎
- 腳癬
- 結節(jié)性紅斑
- 疥瘡
- 口周皮炎
- 口周濕疹
- 老年疣
- 老人斑
- 毛囊蟲病
- 膿皰瘡
- 皮肌炎
- 皮炎
- 千日瘡
- 丘疹
- 雀斑
- 妊娠癢疹
- 日光性皮炎
- 褥瘡
- 瘙癢癥
- 色汗癥
- 神經性皮炎
- 手癬
- 太田痣
- 外陰毛囊炎
- 外陰皮膚脂溢性
- 外陰色素痣
- 夏季皮炎
- 癬
- 尋常疣
- 疣
- 脂膜炎
- 足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