橈骨小頭骨折怎么治療好得比較快
時間:2015-05-28來源:求醫(yī)網(wǎng)
橈骨小頭骨由直接外力引起的骨折很少見。常見的是肘關節(jié)伸直位摔倒,手掌著地,外力使橈骨頭在外翻位與肱骨小頭撞擊而產(chǎn)生骨折。常合并肱骨小頭損傷與內(nèi)側副韌帶損傷。以下是橈骨小頭骨折的治療原則。
1、方法經(jīng)腕背若側切口暴露骨折端,在直直下復位,松質地骨螺釘或鋼針固定,若骨折期碎裂,塌陷,有骨缺損,經(jīng)牽引復位后,分別于橈骨及第2掌骨穿針,用外固定支架維持復位,取可骼骨植制,充填缺損,用螺釘或鋼針固定,6—8周后可取消外固定支架。克氏針撬撥,臂叢麻醉后平臥位,患肢外展肘關節(jié)伸直位,術野常規(guī)消毒、鋪巾。手術在X線透視下進行。常規(guī)在肘關節(jié)外側略偏前橈骨頭骨折片下端水平面用直徑1-2mm鋼針緩慢插入至骨折處,進針位置不宜太低,以免損傷橈神經(jīng)。采用撬、頂、撥等手法以杠桿力使骨折塊逐一復位。
2、拔除撬撥克氏針,傷口敷貼覆蓋。閉合復位局麻下,患者取仰臥位,傷肘平置于體側。第一助手持傷肢前臂及腕部,另一助手固定傷肢上臂;術者于傷肢外側,雙拇指按于橈骨頭隆起處,其余指環(huán)抱前臂上段。兩助手對抗牽引約1min后,在維持拉應力時囑第一助手先將肘關節(jié)外翻,術者同時用雙拇指把骨折端向內(nèi)擠壓,使其加大成角;第一助手再將肘關節(jié)內(nèi)收,術者同時用雙拇指將橈骨頭向上內(nèi)方推壓,食指將前臂向外拉。可聞骨折端有滑響音,局部隆突消失,提示骨折復位。最后將肘關節(jié)伸屈及前臂旋轉,配合術者的拇指的叩壓,矯正骨折端的殘余移位。
3、夾板固定用4塊小夾板超肘關節(jié)旋后功能位固定,三角巾懸掉于胸前,7天后改用中立位,14天后去除外固定。
4、功能鍛煉夾板固定后,即做伸指、握拳動作;1周后加做屈肘鍛煉;2周后加做前臂旋前、旋后動作,逐步加大肘關節(jié)伸屈及前臂的旋轉等功能鍛煉,至功能恢復正常。
上面就是為您介紹徹底治愈治療的方法,在平時的生活中不妨使用下這些方法,但是發(fā)現(xiàn)自己患有疾病還是要第一時間的到醫(yī)院進行系統(tǒng)的檢查,這樣才可以對癥下藥。希望這些對您可以有所幫助讓您早日遠離病魔。
查看更多關于橈骨小頭骨折怎么治療好得比較快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骨科疾病
- 骨腫瘤
- 骨創(chuàng)傷
- 骨科疼痛
- 骨科康復
- 骨質疏松
- 肌肉勞損
- 骨科疾病
- 骨髓炎
- 頸椎病
- 骨髓纖維化
- 滑囊炎
- 橈神經(jīng)損傷
- 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
- 髕骨軟化癥
- 鎖骨骨折
- 肱骨骨折
- 股骨干骨折
- 骨炎
- 肌腱炎和腱鞘炎
- 橈骨小頭半脫位
- 髕骨骨折
- 高弓足
- 頸椎間盤突出癥
- 橈骨小頭骨折
- 髕骨脫位
- 成骨不全
- 恥骨炎
- 骶骨骨折
- 氟骨癥
- 蓋氏骨折
- 跟骨骨折
- 跟腱炎
- 骨刺
- 骨壞死
- 骨裂
- 骨囊腫
- 骨盆骨折
- 骨肉瘤
- 骨質增生
- 髖臼骨折
- 肋骨骨折
- 顱底骨折
- 顱骨骨折
- 腕管綜合征
- 網(wǎng)球肘
- 膝內(nèi)翻
- 膝外翻
- 先天性斜頸
- 斜頸
- 隱性脊柱裂
- 跖骨骨折
- 指骨骨折
- 舟骨骨折
- 肘管綜合征
- 整骨

- 橈骨小頭骨折治療方法 |
- 橈骨小頭骨折病因 |
- 橈骨小頭骨折飲食 |
- 橈骨小頭骨折專家 |
- 橈骨小頭骨折醫(yī)院
- 橈骨小頭骨折治療指南 |
- 橈骨小頭骨折癥狀 |
- 橈骨小頭骨折檢查 |
- 視頻 |
- 橈骨小頭骨折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