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壓的日常護理知識
時間:2014-12-19來源:求醫(yī)網(wǎng)
隨著生活壓力的不斷加大,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也變得越來越快,從而有些人就換上了高血壓,也有的人就患上了低血壓。然而大家更為關(guān)注、了解的跟多的可能是高血壓。但低血壓也不能被忽略,低血壓給朋友們帶來的傷害也是很大的。那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低血壓的日常護理知識吧。
低血壓的日常護理知識內(nèi)容如下:
收縮壓低于90毫米汞柱,舒張壓低于60毫米汞柱時稱為低血壓。據(jù)統(tǒng)計,低血壓的發(fā)病率在老年人群中可高達10%。
低血壓可能是一過性的,也可能是長期性的,其危害是造成人體各器官的供血不足。病情嚴重時,病人會感到頭暈、頭痛、眼前發(fā)黑、健忘、思維遲鈍等。
低血壓的防治首先查找病因,如降壓過度者應(yīng)暫停服降血壓藥;患有貧血、慢性胃出血等病時要及時診治;如果患的是體位性低血壓,在起立或起床時要使動作盡量緩慢,每變換一次體位,要休息2—3分鐘。
低血壓患者要堅持鍛煉身體,但不要做體位變動過大、頻繁低頭的運動。一般來說,以動作舒緩的體育項目為宜,像太極拳、步行、慢跑、游泳等。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后,可增加一定量下肢力量練習(xí),對低血壓患者大有好處。
活動下肢時,肌肉收縮能協(xié)助靜脈的血液回流,而增加心臟輸出的血液量,使血壓上升。比如采取“靜立收縮腿部肌肉”的練習(xí)。方法是手扶桌沿,挺直腰背站立,大小腿進行有節(jié)奏的肌肉收縮運動,每組10次。如果站立時有頭暈現(xiàn)象,也可以臥位進行,逐漸過渡到能站立完成。
溫馨提示:有了上面的相關(guān)介紹,相信大家對低血壓的日常護理知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這樣一來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采取保健措施了,在患病后,要做到對癥下藥了。積極配合有效的治療,愿你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有足夠的能力來經(jīng)營好你的家庭和事業(yè)。
查看更多關(guān)于低血壓的日常護理知識的相關(guān)常識>>
心血管科疾病
- 肺動脈高壓
- 冠心病
- 射頻消融術(shù)
- 小兒心肌病
- 心臟神經(jīng)官能癥
- 高血壓與腎病
- 起搏器植入
- 小兒心律失常
- 心律不齊
- 心絞痛
- 心臟病
- 心肌炎
- 風(fēng)心病
- 風(fēng)濕性心臟病
- 高血壓
- 高血脂
- 低血壓
- 冠狀動脈粥樣硬
- 變應(yīng)性血管炎
- 擴張型心肌病
- 繼發(fā)性高血壓
- 竇性心律失常
- 肥厚型心肌病
- 心內(nèi)膜炎
- 缺血性心肌病
- 惡性高血壓
- 動脈栓塞
- 酒精性心肌病
- 冠狀動脈造影
- 高血壓病
- 心臟神經(jīng)癥
- 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
- 川崎病
- 房顫
- 房間隔缺損
- 心包炎
- 心肌梗塞
- 心肌缺血
- 心力衰竭
- 心源性休克
- 血管肉瘤
- 早搏
- 直立性低血壓
- 腸系膜上動脈栓
- 腸系膜上動脈血
- 腸系膜上動脈壓
- 腸系膜上動脈綜
- 腸系膜上靜脈血
- 心內(nèi)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