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瘡應該如何預防
時間:2016-08-09來源:求醫(yī)網
褥瘡預防措施:
勤翻身:實施有效到位的翻身來間歇性地解除局部壓迫,是預防褥瘡最有效、關鍵的措施。一般臥床病人每1—2小時翻身一次,發(fā)現皮膚變紅,則應每小時翻身一次,左、右側臥、平臥、俯臥位交替進行,并用軟枕、氣枕、水枕、氣墊圈、海綿圈等墊在骨突出部位,可起到局部懸空、減輕壓力作用。
正確實施按摩:平臥時,將手放入臀下,掌心向下向上均可。充分感受皮膚溫度和受壓力情況,并上按摩皮膚5分鐘,每20分鐘重復一次。左、右側臥時,側身要側到位,半平半側(斜側)應用軟枕支撐腰背部,對皮膚顏色、溫度、質地正常的受壓部位可用50%紅花酒精倒入掌心,兩側由輕→重→輕按摩5-10分鐘;發(fā)現皮膚變紅,則不宜進行皮膚按摩,可懸空壓紅部位,一般解除壓力30—40分鐘后皮膚顏色可恢復正常。皮膚持續(xù)發(fā)紅、發(fā)紺、更不宜按摩、以免加重損傷。
床褥、床單的要求:臥床病人的床褥要透氣,軟硬適中、吸水性好,可用氣墊床(卵窩形為佳)、高密度海綿床墊,床單應為純棉,另外在床單上可鋪一條純棉浴巾,便于更換。床單應保持平整、干燥、清潔、無皺折、無渣屑、無雜物;氣墊床充氣軟硬要適度,過度充氣反而可使皮膚受壓增加。為病人更換床單時應防止拖、拉、拽,以防損壞皮膚。
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完整:預防褥瘡的方法多種多樣,我們通常使用的方法是溫水擦浴每天1—2次,擦洗時不可用刺激性強的清潔劑,不可用力擦拭,以防損傷皮膚。對易出汗的腋窩、腹肌溝部位,可用小毛巾隨時擦拭。為防止皮膚損傷可在局部撲“強生”嬰兒護臀粉或痱子粉。
早發(fā)現,早治療:褥瘡早期皮膚發(fā)紅,采取翻身、減壓等措施后可好轉。當皮膚出現淺表潰爛、潰瘍、滲出液多時就應及時到醫(yī)院接受治療。
【本文由北京華醫(yī)中西醫(yī)結合皮膚病醫(yī)院供稿】
查看更多關于褥瘡應該如何預防的相關常識>>
皮膚科疾病
- 肛周濕疹
- 包皮過長
- 皮膚腫瘤
- 祛斑美容
- 過敏性皮膚病
- 痤瘡
- 小兒皮膚疾病
- 皮膚科疾病
- 黃褐斑
- 毛發(fā)移植
- 手汗癥
- 顏面潮紅
- 雞眼
- 日曬傷
- 腳氣
- 體癬
- 念珠菌病
- 汗管瘤
- 紫癜
- 毛囊炎
- 甲溝炎
- 黑痣
- 皮脂腺囊腫
- 多汗癥
- 胼胝
- 頭皮毛囊炎
- 掌跖膿皰病
- 癰
- 凍瘡
- 癢疹
- 結節(jié)性癢疹
- 天皰瘡
- 多形紅斑
- 萎縮紋
- 藥疹
- 黃色瘤
- 結節(jié)性血管炎
- 色素性蕁麻疹
- 尋常型牛皮癬
- 壓迫性蕁麻疹
- 連續(xù)性肢端皮炎
- 毛囊角化病
- 皮膚瘙癢
- 玫瑰糠疹
- 跖疣
- 股癬
- 過敏
- 人工性蕁麻疹
- 糜爛型腳氣
- 脫發(fā)嚴重
- 膿性指頭炎
- 奶癬
- 痣
- 干燥綜合征
- 淋巴管炎
- 暗瘡
- 白化病
- 白色糠疹
- 白癬
- 斑禿
- 瘢痕疙瘩
- 扁平疣
- 卟啉病
- 糙皮病
- 淀粉樣變病
- 多肌炎
- 蜂窩織炎
- 汗斑
- 汗皰疹
- 紅皮病
- 甲癬
- 甲周炎
- 腳癬
- 結節(jié)性紅斑
- 疥瘡
- 口周皮炎
- 口周濕疹
- 老年疣
- 老人斑
- 毛囊蟲病
- 膿皰瘡
- 皮肌炎
- 皮炎
- 千日瘡
- 丘疹
- 雀斑
- 妊娠癢疹
- 日光性皮炎
- 褥瘡
- 瘙癢癥
- 色汗癥
- 神經性皮炎
- 手癬
- 太田痣
- 外陰毛囊炎
- 外陰皮膚脂溢性
- 外陰色素痣
- 夏季皮炎
- 癬
- 尋常疣
- 疣
- 脂膜炎
- 足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