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南醫(yī)學院第三附屬醫(yī)院是一所集醫(yī)療保健、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綜合性公辦醫(yī)院。為贛州市城鎮(zhèn)職工和居民醫(yī)療保險、贛州市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南昌鐵路局職工...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yī)院庫 > 贛南醫(yī)學院第三附屬醫(yī)院 > 醫(yī)院資訊 > 蛇咬傷院外急救方法
蛇咬傷院外急救方法
時間:2012-11-09 17:17來源:求醫(yī)網
急救要點:
①蛇咬傷后,一時識別不出是否為毒蛇咬傷,先按毒蛇咬傷急救。
②就地急救處理,切忌跑動。
③在傷口上方扎緊止血帶。
④切開傷口,擠出毒液。
⑤用火燒烙蛇咬傷部位。
⑥應用蛇藥解毒:口服蛇藥片和用蛇藥外敷傷口周圍。
⑦經上述緊急處理后,迅速將傷員送往醫(yī)院進一步治療。
1、就地急救處理
蛇咬傷后千萬不可跑動或進行其他劇烈活動,否則會造成血液循環(huán)加快,使身體對毒液吸收加快,中毒加深。
2、上止血帶
阻止和延緩毒液的吸收;毒蛇咬傷以四肢最常見,為了防止毒液吸收入血引起全身中毒,應在傷后立即給傷肢上止血帶,越早越好建議在傷后1~2分鐘即上好止血帶。
上止血帶的注意事項:
(1)就地取材,用布條、手帕、褲帶或藤條、樹枝、野草莖條等代用品。
(2)上止血帶的方法:通常將止血帶扎在咬傷部位的上方,以阻斷靜脈回流和淋巴液的流動。注意不可勒得過緊,影響肢體的血液供應,時間長了可能會引起肢體壞死,造成截肢。
上止血帶的具體位置:
傷口在手與前臂:止血帶扎在上臂下段。
傷口在足與小腿:止血帶扎在大腿下段。
傷口在足趾:止血帶扎在趾根部。
傷口在手指:止血帶扎在指根部。
(3)上止血帶的持續(xù)時間:1小時以內,比較安全。
(4)上止血帶后,如肢體發(fā)現又紫又腫、指甲或趾甲發(fā)紫,則應將止血帶放松一會兒(約2~3分鐘),然后再扎上。
(5)解除止血帶的條件:毒液已清除,傷口已上蛇藥。
3、切開擴大傷口,盡可能清除傷口中的毒液
1)蛇咬傷5~10分鐘內,用沖洗干凈傷口周圍的毒液,并檢查傷口中有無折斷的毒牙,如有立即拔除。
(2)切開傷口,擠出毒液。
方法:小刀經火燒或酒精消毒后,沿蛇咬的牙痕方向將傷口皮膚切開1厘米左右,呈十字形切口,切口不宜太深,切至皮下即可。
排除傷口毒液的方法:擴大傷口后,用雙手從上向下,從外向內,由周圍向傷口中心均勻推擠,使毒液從傷口中排出,此動作至少應持續(xù)20~30分鐘,直至傷口局部由青紫色轉為正常皮膚顏色,傷口由流紫紅血水到流出鮮紅色血液為止。
緊急情況下,也可用嘴直接吸吮傷口,吸出毒液后口水必須吐出,并用漱口,反復進行,直到吸吮出鮮紅色血液為止。(嘴有傷口不能用口吸吮)
也可用拔火罐的方法吸出毒液。
4、用火燒烙蛇咬傷部位,破壞蛇毒蛋白
因現場條件所限,可用幾根火柴捆齊,點燃后對準傷口烙下去,直至傷口皮肉發(fā)白發(fā)硬為止。
5、應用蛇藥解毒
(1)傷后立即口服蛇藥片,如蛇傷膠囊和三草湯。
(2)傷口涂藥:距離傷口四周約3厘米地方涂蛇藥片(化開后),以阻止毒液蔓延。
(3)已發(fā)生全身中毒反應,口服蛇傷膠囊每4小時一次次,每次5片。
(4)就地取材應用解毒的中草藥,用嘴嚼爛后外敷在傷口上和傷口四周。
中草藥有:半邊蓮、地丁、野菊花、白花蛇舌草、兩面針、七葉一枝花、木芙蓉葉、紅薯葉、蓖麻葉等。
6、可給傷員飲大量飲料如牛奶、茶水,但禁忌飲酒。
7、經緊急處理后,迅速將傷員送往醫(yī)院進一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