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始建于1934年,是一所集醫(y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和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yī)院”。曾先后榮獲“全...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醫(yī)院庫 > 新疆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 > 醫(yī)院資訊 > 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感悟
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感悟
時間:2012-11-06 13:48來源:求醫(yī)網(wǎng)
斗轉星移,寒來暑往,如今我在護士的工作崗位上已耕耘了整整7個年頭,調入外科ICU工作也近一年了。在近一年的外科ICU工作中讓我感觸很多,記得我剛到科室的時候,有很多的同事問我:你是怎么想的?怎么會到外科ICU工作?外科ICU的工作又臟又累的,有什么好的?說心里話,如果是7年前讓我選擇,那我肯定是一百個不愿意選擇外科ICU工作。因為那時對剛參加工作的我來說,外科ICU的理解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就是“恐懼”。那么為什么7年以后,我會選擇來到外科ICU工作呢?這也同樣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向往”。其實每個人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會有一種心向往之的情緒。我來到外科ICU,是向往能夠在這里不斷豐富自己的醫(yī)學知識、熟練設備的操作技能、學習危重病人的搶救、觀察及護理。當真的來到外科ICU之后,我發(fā)現(xiàn)護士的工作不僅僅只是用雙手機械地忙碌,更是用心、用情、用愛、用微笑去面對每一位病人。
感悟一:魅力大于微笑
微笑是自信的象征,微笑是友好的表示。微笑服務,它既是一種職業(yè)要求,也是對人本身素質文明程度的外在體現(xiàn),如果服務沒有微笑,它給人的印象只會是沒有禮貌、沒有素養(yǎng),足以使“賓至如歸”變成一句空話。外科ICU的患者本身被病魔折磨的就很痛苦,在看見愁眉苦臉的護士,他的心情就更加的糟糕。 孔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微笑是通向世界的護照,是打動患者心弦較好的名片。記得有一次,科里住進了一位70多歲的老奶奶,她的主訴很多,一會說自己渾身發(fā)抖,一會說自己咳的痰中帶血。可是我并沒有對她這些主訴產生煩感。我只是想,這位老奶奶也是由于病痛纏身才會引發(fā)這些癥狀。因此每當老奶奶對我說她不舒服,我就用言語去撫慰她,用我的技能去減輕她身體的病痛。一次老奶奶手伸向背后,好像是要夠什么東西。我見了之后就問:“奶奶,您這是要干什么啊”。奶奶說:“我的后背癢,我要撓撓”。于是我微笑著說:“我?guī)湍鷵习伞?。奶奶這時也笑了:“你怎么對我那么好啊”?我說:“那是因為我把您當成自己的親人啊”。奶奶又說:“你比我的親孫女對我都好啊,我生病到現(xiàn)在她都一次都沒有來看過我”。我又微笑著對奶奶說:“她一定很忙的,沒有時間來看您”。就在那一刻,我的內心感受到一種強烈的震動……是啊,我們護士臉上的微笑猶如一縷清風,能吹去患者心中的憂郁與不安,微笑猶如一句簡單的問候,能消彌病人的恐懼與陌生,是微笑讓我們與患者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
感悟二:服務要懂得換位思考
有一次我在一本教育孩子的書中看到了這樣一篇文章,“只設記功薄,不設記過薄”。文章的內容其實也就是說,可以把孩子的過換為成功來記,以提高孩子的成就感。比如說文章中這樣寫到:孩子練琴時偷懶,沒有練夠一小時。你不要記下“沒彈夠一小時”,而要記下“雖然只練了四十分鐘,但彈得很有進步??赐赀@篇文章后,我認為這不僅可以用來教育孩子,同樣也可以用在人與人的相處中。換位思考,凡事多為他人著想。說到這又讓我想起乘坐出租車的一件事。有一次我抱了一箱面粉,乘坐一輛出租車。出租車在正常前進的時候,突然前面竄出來一位環(huán)衛(wèi)工人。司機緊急剎車。由于慣性,我和面粉箱子都向前沖了出去。我倒沒有事,只是面粉灑了一車。我連忙說:“對不起,我的面粉灑在了你的車上”。司機師傅說:“沒關系,你沒有撞著吧”。我說沒事。這時司機師傅就開始向我倒苦水。說前兩天也遇見了同樣的事情,打車的人非說撞著頭了,捂著頭只喊疼,非要鬧著去醫(yī)院檢查。于是兩人就爭論起來,還鬧到了交警大隊。這件事情如果能夠換位思考一下,司機師傅能主動問候有沒有關系,要不要去醫(yī)院檢查,我想這件事情結果一定會是愉快的。從事護理工作這一點就更加重要,因為你所面對的都是特殊人群,需要你去體貼、關心、理解的病人。外科ICU實行的是24小時無陪護制度,每位住進ICU的患者所有的治療、護理以及喂飯、喝水生活照料全是由護士完成。記得有一次上夜班凌晨五點左右一位老大爺說肚子餓要吃東西,護士找了找老大爺?shù)墓褡?,柜子里只有蛋黃派老大爺也不吃,護士說這么晚了上哪給您買飯去,明天一早再吃行嗎?老大爺就是不停地一直喊著要吃東西,護士也沒在去安慰。這件事情我們可以換位一下如果是你,在被刀口疼痛纏身,又被饑餓困擾時,卻沒有人能體恤您的病痛,同情你的困難,尊重您的想法時,您的心理是怎樣的感受。于是我拿起電話撥通了家屬的電話,告訴了老大爺?shù)那闆r后家屬送來了稀飯,給老大爺喂完之后老大爺安詳?shù)厝胨???粗洗鬆斒焖臉幼幼屛蚁肫鹆吮睦先嗽f過的一句話:“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悲涼。那么,就讓真誠做伴,用我們的愛心為病人撐起一片希望的藍天吧!
感悟三:外科ICU患者的心理護理必不可少
近年來,心理因素在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及轉歸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ICU是集中收治急危重癥病人的場所,為治療、護理需要住進監(jiān)護病房,盡管監(jiān)護病房擁有完善的設備、高素質的醫(yī)療護理人員、嚴密的監(jiān)測、整體化的治療護理,但患者或多或少還是會出現(xiàn)心理障礙,所以我們在完成治療和護理時還要對患者的心理進行觀察與評估,這樣才能使患者從生理、心理全面康復。說到這讓我想起了前一段時間護理的80歲的老爺爺,說他呼吸困難,拍了胸片示左側胸腔積液,急請胸外科醫(yī)生行胸腔閉式引流術,術畢留置了一根胸腔閉式引流管,這根管子非常硬,輕輕動一下就會很疼,放置了一天后老爺爺呼吸困難改善了,就問什么時候可以拔掉管子,什么時候可以回自己地病房,說著說著老爺爺開始哭了起來,說自己不想活了,看到這一幕我一下也著急了,有點不知所措了,后來我一下想起來有一次家屬來探視告訴老爺爺他的一個孫女懷孕了,于是我就安慰老爺爺說爺爺您別哭我知道這根管子放在這非常的疼,可是如果不把胸腔里的水引流干凈就拔掉你還是會出現(xiàn)呼吸困難的,您看您的家人都在外面等著您快點好起來出去陪他們打麻將,還有您的重孫子就要降臨到這個世界,您看您的家庭多幸福啊四世同堂,您的這個大家庭又是多少個家庭所向往的啊,如果您剛才的話讓家人聽見了,他們該有多傷心啊。老爺爺聽完我說的話之后停止了哭泣,拉著我的手說:“謝謝你”,我說不用謝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您的康復是我們共同的心愿!”
最后我想說的是作為一士,我們在平凡的工作中感受著人生百味,奉獻自己的愛心。我們是健康的使者,驅除病魔,托起患者生活的希望。也讓我感覺到我們的情,是帶給病人溫存的一種親情;我們的言語,只有患者才能最懂;我們的時間,就是在搶救病人時,分秒必爭;我們的職責,就是呵護患者的生命;我們的精神,是一種永遠不變的亮麗風景,愛與奉獻都是我們這些白衣天使們永恒追求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