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天和醫(yī)院是一所集醫(y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院前急救于一體的以急救醫(yī)學為特色的市級綜合性現(xiàn)代化三級醫(yī)院,具有雄厚的醫(yī)療技...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醫(yī)院庫 > 天津市天和醫(yī)院 > 醫(yī)院資訊 > 白血病患者化療期間如何進行血管防護
白血病患者化療期間如何進行血管防護
時間:2012-10-27 17:02來源:求醫(yī)網(wǎng)
根據(jù)白血病患者不同的細胞特征,治療上采取不同的個體化聯(lián)合化療,化療中由于操作過程中的不當,常造成靜脈發(fā)紅、疼痛;嚴重者局部腫脹,組織壞死,甚至造成功能障礙,給患者帶來許多痛苦。
預防化療藥物滲漏,保護好血管十分重要。
化療藥物滲漏原因分析:
1、藥物因素
化療藥物刺激性強、毒性大,藥物的毒性作用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對血管組織有較強刺激,滴速過快時,超過血管緩沖應激能力,藥物在短時間大量快速進入血管受損處堆積,血管滲透性增加,造成損傷。阿霉素、絲裂霉素、長春新堿等注射時若不慎滲漏至皮下組織,可引起局部小血管收縮,使組織細胞缺血缺氧,導致血管組織損傷,嚴重時可致組織水腫、破潰、壞死。
2、血管的選擇問題
指間細小靜脈管壁薄,耐受性差,易滲出,或選擇血管有瘢痕,彈性下降,變細變硬,管腔狹窄,注射藥物濃度增高,血管難以承受壓力,導致外滲。
3、操作中機械性損傷
化療使血管嚴重破壞,靜脈穿刺難度大,反復穿刺加重機械損傷;護士操作技術不熟練,注射部位選擇欠佳,進針角度不當,使針頭與血管形成不適宜的角度;機械摩擦刺激引起血管痙攣、充血、水腫,以致藥物滲漏。
4、其他因素
患者體質(zhì)的關系如某些過敏性體質(zhì)的患者,在化療中可出現(xiàn)過敏反應,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大,藥液外滲而致組織受損。也可因化療致免疫遏制而發(fā)生靜脈炎。
血管的防護:
1、充分認識緩腫瘤藥物的藥理和毒副作用,合理選用靜脈:
護士和患者為了順利的化療,必須充分了解各類藥物的藥理作用和可能發(fā)生的毒副反應。指導患者保護好血管,經(jīng)常輕輕按摩四肢末梢血管,搓手背、足背,參加氣功鍛煉等以增加血液循環(huán)及血管彈性。
2、掌握和運用保護靜脈的技巧與措施:
盡量保留較大血管備用,注射刺激性較大的藥物時,防止藥物漏出血管外,注射前后用生理鹽水沖洗血管,以減少藥物對血管壁的刺激;同時使用幾種化療藥物時,應先注射刺激性大的,兩藥中間注射少量生理鹽水,注射前囑患者用熱毛巾熱敷注射部位,使血管充分擴張,易于穿刺。拔針時注意按壓,切勿揉動;注意藥物稀釋濃度,濃度過高對血管刺激增大,過低影響治療效果。如不慎將刺激性較強的藥物滲漏至血管外,應及時停藥并處理;對一些易發(fā)生過敏反應的藥物,應于注射前用抗過敏藥,以防止發(fā)生過敏反應;注射化療藥物,要確保針尖斜面完全在血管內(nèi),并經(jīng)常檢查回血是否通暢,一旦發(fā)現(xiàn)藥物外滲,應立即停止輸注,更換注射器回抽針尖內(nèi)殘留藥液并注入5ml~10ml生理鹽水,以稀釋局部藥物濃度。局部濕敷24h,以使血管收縮,減少吸收,減輕疼痛。酊適量(以潮濕而不滴水為度)貼敷于患處,上面覆蓋透明薄膜,并妥善固定,1次/d~2次/d,2h/次~4h/次。若滲漏面積小,可用棉花蘸紅花酊涂抹患處,4次/d~6次/d,2d~6d即可痊愈。如合并感染可適當加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