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醫(yī)院的醫(yī)療和學科建設水平,推廣腫瘤疾病的先進診療理念,貫徹腫瘤疾病的診療指南,于2005年6月成立了包括肺癌和食管癌、乳腺癌、胃癌、大腸...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yī)院庫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 醫(yī)院資訊 > 化療并非“洪水猛獸”
出停診公告更多>
近期專家停診信息
放射診斷科:汪曉紅 2015-07-08至2015-07-08 專家 停診
放射治療科:李玲 2015-07-08至2015-07-08 專家 停診
放射治療科:茅靜芳 2015-07-08至2015-07-08 專家 停診
放射治療科:茅靜芳 2015-08-26至2015-08-26 專家 停診
放射治療科:俞曉立 2015-07-15至2015-07-15 專家 停診
放射治療科:俞曉立 2015-07-22至2015-07-22 專家 停診
婦科:湯潔 2015-07-03至2015-07-03 專家 停診
婦科:湯潔 2015-07-07至2015-07-07 專家 停診
婦科:湯潔 2015-07-10至2015-07-10 專家 停診
腹部外科:杜春燕 2015-07-10至2015-07-10 專家 停診
泌尿外科:朱耀 2015-07-03至2015-07-03 專家 停診
頭頸外科:孫國華 2015-07-07至2015-07-07 專家 停診
頭頸外科:王玉龍 2015-07-06至2015-07-06 專家 停診
腫瘤內科:郭偉劍 2015-07-15至2015-07-15 專家 停診
腫瘤內科:李進 2015-07-16至2015-07-16 專家 停診
長期專家停診信息
大腸外科:施德兵 2015-06-01起長期停診
放射治療科:樊旼 暫停門診
放射治療科:錢浩 2015-01-26起專家門診暫停
放射治療科:邱杏仙 2015-04-02至2015-07-16 停診
放射治療科:吳永如 2014-08-26起長期停診
婦科:黃妍 2014-08-01起長期停診
頭頸外科:吳毅 2015-04-28起專家門診停診
胸外科:胡鴻 2015-03-01起長期停診
腫瘤內科:何桂芬 2015-07-01至2015-08-31 專家 停診
腫瘤內科:唐惟瑜 2015-04-17起長期停診
近期特需停診信息
放射診斷科:周良平 2015-07-03至2015-07-03 特需 停診
放射治療科:何霞云 2015-07-15至2015-07-15 特需 停診
腫瘤婦科:王華英 2015-07-10至2015-07-10 上午 特需 停診,改為2015-07-06 上午 出診
腫瘤內科:郭偉劍 2015-07-13至2015-07-13 特需 停診
近期特需加診信息
腫瘤內科:胡夕春 2015-07-03至2015-07-03 下午特需 加診
長期特需停診信息
放射治療科:施學輝 2014-06-17起特需門診長期停診
腫瘤內科:唐惟瑜 2015-04-17起長期停診
乳腺外科:沈鎮(zhèn)宙 2015-05-20起長期特需停診
乳腺外科:韓企夏 2015-05-22起特需長期停診
醫(y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化療并非“洪水猛獸”
時間:2012-10-26 11:14來源:求醫(yī)網
在惡性腫瘤的綜合治療中,化療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因為腫瘤導致的死亡往往歸因于腫瘤細胞對于身體各個臟器的遠處轉移,而化療作為一種全身治療,已在多個腫瘤中證明能夠降低復發(fā)/轉移的概率。此外,對于某些淋巴造血系統(tǒng)的惡性腫瘤,化療本身就具有治療性的治療效果。近年來,隨著對于腫瘤發(fā)生發(fā)展的認識加深,很多靶向治療藥物在很多腫瘤上得到了應用,并提高了療效。目前,化療和靶向治療已成為腫瘤內科治療的基石。
在社會上,無論是腫瘤患者或是普通人對于化療都具有一種先天的恐懼,好像給人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似乎每個接受化療的病人都會有生不如死的感受,生活質量根本不能得到保證。但事實上,腫瘤本身對于患者體質的惡化和生活質量的下降起了關鍵的作用。通過化療對于腫瘤的殺傷和遏制作用,反而會減輕腫瘤帶給患者的不良癥狀,進而改善生活質量并延長生存。此外,化療的一些輔助藥物近年來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對于患者普遍恐懼的化療反應如嘔吐、白細胞降低等,目前臨床上已經有了比較有效的預防和對抗藥物,這使得患者接受化療的耐受性大為提高。當然不可否認,化療藥物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而患者的疾病和體質又存在著多樣性,如何選擇適合某一患者的藥物和方案以及出現毒副反應后的處理和調整顯得至關重要。這就是為什么同樣一個化療方案在不同的醫(yī)生手中可能會出現不同的結果,方案再好但用不好一樣白搭。
記得有一種說法叫做“生命不息、化療不止”,我覺得并不準確。首先化療的目的有很多種,很多患者在接受了手術治療后進行的化療我們稱之為輔助化療,這都是有具體時間和療程數的。對于晚期腫瘤患者,化療的目地在于控制腫瘤發(fā)展進而延長生存,大部分情況也不會持續(xù)進行。通常會在發(fā)揮一種化療方案的最大療效時暫停使用,給患者以休息的時間,并定期對患者的疾病狀況加以評價。如果腫瘤沒有發(fā)展就不再進行化療,那種隔一段時間常規(guī)就打一次化療的做法毫無醫(yī)學根據并不足取。如果腫瘤出現進展,則再根據間歇的時間和患者的具體狀況決定合適的化療方案。這樣做的好處在于能夠平衡化療療效和毒性的關系,避免過度治療并保證患者的生活質量。當然,不同腫瘤類型的化療方案存在很大的差別,比如有些兒童肉瘤的化療需要進行1年以上,而有些腫瘤特別是消化道腫瘤可以考慮進行化療的維持治療。對于晚期腫瘤患者而言,在控制疾病的基礎上保證患者的生活質量顯得十分重要,因此化療何時開始、何時暫停很有講究。
在實際臨床工作中,我感覺腫瘤患者及其家屬還有一個對于化療的擔心在于門診進行的安全性,似乎只有住在醫(yī)院里接受化療才是較好的選擇。很多患者和家屬看我門診的第一句話就是“能否安排我住院化療”,這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對化療的認識誤區(qū)。首先如前所述,由于藥物的進步和改良,目前絕大部分的化療毒性患者是可以耐受的,不需要醫(yī)生護士進行特別的處理。其次,除了一些特別的化療方案,絕大部分的藥物可以在門診給予,其效果與是否住院毫無關聯。再次,在門診接受化療,患者能夠得到家屬在心理和生理方面更多更好的照顧。特別是在飲食方面,這點在住院期間是無論如何不能和在家里相提并論的。而精神和營養(yǎng)方面的幫助對于腫瘤患者的抵抗力是很關鍵的,這遠比那些所謂的提高免疫力的藥物或保健品來的重要。最后,醫(yī)院病房的環(huán)境是十分復雜的,容易產生細菌等病原體的傳播,對于接受化療的患者而言是易感的。這也是為什么很多患者在化療結束后我都希望他們盡快出院回家,因為化療對于白細胞的殺傷作用是需要一定時間的,而白細胞的水平和機體抵抗力是有關聯的。我更多地希望患者在白細胞下降的這段時間中是呆在家里而不是在醫(yī)院中,那樣反而更為安全。當然,患者和家屬希望住院化療還有其他的原因,比如外地患者只有住院才能在當地報銷醫(yī)藥費,又比如我們的床位費居然比最低級的旅館費還要便宜等,這些都需要我們的衛(wèi)生行政管理部門進行合理和必要的改革。在發(fā)達國家,95%以上的化療都是在門診進行的,只有發(fā)生嚴重的毒副反應患者才會收治入院。雖然國情不同,但的患者同樣也需要更人性化的治療。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作為單獨的一家腫瘤??漆t(yī)院,開展門診化療已有超過30年的歷史,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操作流程和處理原則。目前,醫(yī)院門診注射室每天的化療人數超過400人,這差不多相當于我們腫瘤內科一個病房一個月的出院總人數。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接受化療的患者不需要自己去領取那些昂貴而紛繁的藥品,有專門的靜脈配置中心會進行集中而專業(yè)地藥品沖配,患者只需要預約好等待接受化療即可。對于接受昂貴靶向治療或者對于治療環(huán)境有更高要求的患者,我院還有專門的特需注射室進行特別的應對。除了富有效率的流程以外,醫(yī)院門診注射室還配備了有經驗的腫瘤內科醫(yī)生來處理突發(fā)的毒副反應如藥物過敏等,這也極大地保證了門診化療的安全性。作為一家國內優(yōu)秀的醫(yī)院,上述這些舉措都是為了保證來自國內各地的眾多患者能夠享受到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的化療服務,而單純依靠住院是遠遠不夠的。
我想,得了癌癥固然是不幸的,需要接受化療也是悲哀的。但無論是患者還是家屬都需要對當今醫(yī)療條件下的化療給予重新的認識,其實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只要處理得當,化療在門診還是在住院進行本質上是沒有區(qū)別的。而前者患者能夠與家人相處更多的時間,享受親情的溫暖,可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