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潰瘍(胃十二指腸潰瘍)

胃潰瘍的診斷標準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加強,生活中一些常見疾病逐漸為人們所熟知,胃潰瘍這種常見的胃病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出現(xiàn)給患者帶來很大的傷害,但是不少人仍是對它不夠了解,下面就讓我來為大家介紹胃潰瘍的診斷方法:
胃潰瘍的診斷方法:
1、X線鋇餐檢查(X線鋇餐造影):針對全身狀況較差,不能耐受胃鏡檢查者,或肝功異常者,疑患有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穿孔,胃出血及幽門梗阻等多種疾病者,推薦X線鋇餐檢查,患者口服硫酸鋇充盈劑,X線透視時它可將胃的輪廓清楚地顯示出來。
2、胃鏡檢查:纖維胃鏡檢查是目前對胃病最有診斷價值和常見方法之一,它具有檢查安全、圖像直觀、診斷準確、治療方便等特點。
3、胃液分析:即一般性狀檢查,化學(xué)檢查和顯微鏡檢查;胃液分析不僅能反映一個人胃酸分泌是否正常,還對胃潰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甚至胃癌的診斷有一定的意義。
4、大便潛血試驗:有嘔血或黑便,或懷疑有出血傾向的患者,可選擇大便潛血試驗。大便隱血試驗呈陽性,則可提示胃出血。
胃潰瘍是很常見的胃部疾病,但由于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癥狀大都很相似,所以診斷相對來說比較復(fù)雜。胃潰瘍的診斷多是綜合考慮,從癥狀到體征到各種檢查。標準如下:
(1)慢性病程,周期性發(fā)作,常與季節(jié)變化、精神因素、飲食不當(dāng)有關(guān);或長期服用能致潰瘍的藥物如阿司匹林等。
(2)上腹隱痛、灼痛或鈍痛,服用堿性藥物后緩解。典型胃潰瘍常于劍突下偏左,好發(fā)于餐后半小時到1~2小時。疼痛常伴反酸噯氣。
(3)基礎(chǔ)泌酸量及最大泌酸量測定有助診斷。胃潰瘍的基礎(chǔ)泌酸量正?;蛏缘停粦?yīng)為游離酸缺乏。
(4)潰瘍活動期大便隱血陽性。
(5)X線鋇餐檢查可見龕影及粘膜皺襞集中等直接征象。單純局部壓痛,激惹變形等間接征象僅作參考。
(6)胃鏡檢查,可于胃部見圓或橢圓、底部平整、邊緣整齊的潰瘍。根據(jù)潰瘍面所見,可分為:
①活動期:潰瘍面為灰白或褐色苔膜覆蓋,邊緣腫脹,色澤紅潤、光滑而柔軟。
?、谟掀冢禾δぷ儽。瑵兛s小,其周圍可見粘膜上皮再生的紅暈;或潰瘍面幾乎消失,其上有極少的薄苔。
?、垴:燮冢簼兠姘滋σ严?,變成紅色充血的瘢痕;可見皺襞集中。
具備以上(1)(2)(5)或(2)(6)項者可作胃潰瘍診斷,對診斷為胃潰瘍者須與惡性潰瘍鑒別,凡能進行胃鏡檢查者應(yīng)做胃粘膜活檢予以確診。
以上所有內(nèi)容是胃潰瘍的診斷方法的全部內(nèi)容,小編相信大家都對胃潰瘍有了更多的理解了吧,了解了胃潰瘍的診斷方法,相信大家在醫(yī)院就診時能少走一些彎路。


消化科疾病
- 胃食管反流病
- 胃腸息肉
- 便秘
- 功能性胃腸病
- 炎癥性腸病
- 消化內(nèi)科疾病
- 胃炎
- 結(jié)直腸炎
- 胃潰瘍
- 萎縮性胃炎
- 蛔蟲病
- 腹痛
- 厭食癥
- 蜘蛛痣
- 細菌性痢疾
- 功能性消化不良
- 脾功能亢進
- 老年便秘
- 急性胃炎
- 大便帶血
- 幽門螺桿菌感染
- 食管炎
- 慢性淺表性胃炎
- 腸胃炎
- 膽汁返流性胃炎
- 呃逆
- 潰瘍性腸炎
- 痢疾
- 輪狀病毒性腸炎
- 乳糜瀉
- 十二指腸憩室
- 食道潰瘍
- 食管裂孔疝
- 絳蟲病
- 偽膜性腸炎
- 胃竇炎
- 胃泌素瘤
- 胃石癥
- 胃下垂
- 胃脂肪瘤
- 胃潴留
- 厭食
- 應(yīng)激性潰瘍
- 幽門梗阻
- 胃結(jié)核
- 胃潰瘍性穿孔
- 胃真菌病
- 腸白塞病
- 腸扭轉(zhuǎn)綜合征
- 腸氣囊腫
- 腸氣腫綜合征
- 腸石性腸梗阻
- 腸系膜淋巴結(jié)結(jié)
- 腸系膜淋巴結(jié)炎
- 腸易激綜合征
- 友情鏈接:
- 胃潰瘍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