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糜瀉(非熱帶性脂肪瀉、麥膠性腸病)

乳糜瀉的飲食療方是什么
時(shí)間:2015-08-07來源:求醫(yī)網(wǎng)
乳糜瀉患者需要進(jìn)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爛面條、魚肉末、少量蔬菜泥、新鮮水果汁等,直至乳糜瀉停止后2周。
常見的乳糜瀉食療方:
1、無花果5~7個(gè),水煎服。
2、烏梅10克,煎湯代茶飲。
3、生葛根汁、藕汁各等份,調(diào)服。
4、酸石榴皮適量水煎,加紅糖,頻服。
5、柿餅2個(gè),放米飯上蒸熟,分兩次食用。
6、綠豆、胡椒各等量研末,每次服3~6克,日3次,開水送服。
7、鍋巴炭,飯鍋巴50克炒成炭,研細(xì)末,每次3~6克,日2次。
8、姜糖飲,生姜5片,紅糖50克,清水適量,煮沸即可,趁熱飲用。
9、山藥羹,炒山藥研粉,每次10~15克,開水調(diào)糊,沸水沖服,每日服2次。
10、糯米固腸粥,炒糯米30克,淮山藥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許。加糖或鹽食用。
11、胡蘿卜250克,搗碎,水煮開10分鐘后,過濾取汁,再加水至500毫升,加糖適量,煮沸,有利于乳糜瀉患者。
12、茶葉10~15克,開水沏飲,或水煎加紅糖30克,煎至發(fā)黑分服;或茶葉適量,食鹽少許,水煎分服。
13、山藥蛋黃粥,生山藥(干)30克研細(xì)粉,溫水調(diào)成稀糊狀,煮沸,加熟**黃2個(gè),調(diào)勻,每日空腹食2~3次。
14、高粱米第二遍糠30克,放入鍋內(nèi)炒成焦黃色,有香味,除去上面多余的粗殼,每次3克,水沖服,每日服3次。
15、馬齒莧粥,鮮馬齒莧250克(或干品60克),洗凈,切碎,水煎10~20分鐘,去渣,加入適量大米,煮成粥,頻服,有利于乳糜瀉患者。
16、焦米湯,大米適量,洗凈,曬半干,炒至焦黃,100毫升水中加焦米6~10克,文火煮1小時(shí),加食鹽少許,飲湯。
17、綠茶蜜飲,綠茶5克放入水中,加沸水沖泡,蓋蓋浸5分鐘,調(diào)入蜂蜜適量,趁熱頓服,每日3~4次,可治療乳糜瀉。
查看更多關(guān)于乳糜瀉的飲食療方是什么的相關(guān)常識(shí)>>
咨詢
問題
推薦閱讀
乳糜瀉專家

消化科疾病
- 胃食管反流病
- 胃腸息肉
- 便秘
- 功能性胃腸病
- 炎癥性腸病
- 消化內(nèi)科疾病
- 胃炎
- 結(jié)直腸炎
- 胃潰瘍
- 萎縮性胃炎
- 蛔蟲病
- 腹痛
- 厭食癥
- 蜘蛛痣
- 細(xì)菌性痢疾
- 功能性消化不良
- 脾功能亢進(jìn)
- 老年便秘
- 急性胃炎
- 大便帶血
- 幽門螺桿菌感染
- 食管炎
- 慢性淺表性胃炎
- 腸胃炎
- 膽汁返流性胃炎
- 呃逆
- 潰瘍性腸炎
- 痢疾
- 輪狀病毒性腸炎
- 乳糜瀉
- 十二指腸憩室
- 食道潰瘍
- 食管裂孔疝
- 絳蟲病
- 偽膜性腸炎
- 胃竇炎
- 胃泌素瘤
- 胃石癥
- 胃下垂
- 胃脂肪瘤
- 胃潴留
- 厭食
- 應(yīng)激性潰瘍
- 幽門梗阻
- 胃結(jié)核
- 胃潰瘍性穿孔
- 胃真菌病
- 腸白塞病
- 腸扭轉(zhuǎn)綜合征
- 腸氣囊腫
- 腸氣腫綜合征
- 腸石性腸梗阻
- 腸系膜淋巴結(jié)結(jié)
- 腸系膜淋巴結(jié)炎
- 腸易激綜合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