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溝疝的中醫(yī)治療方法
時間:2015-03-20來源:求醫(yī)網(wǎng)
腹股溝疝是指腹腔內(nèi)臟器通過腹股溝的腹股溝的缺損向體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稱“疝氣”。腹股溝疝又分為斜疝和直疝。腹股溝直疝系指從腹壁下動脈內(nèi)側(cè)、經(jīng)腹股溝三角區(qū)突出的腹股溝疝。其發(fā)病率較斜疝為低,約占腹股溝疝的5%,多見于老年男性,常為雙側(cè)。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腹股溝疝的中醫(yī)治療方法。
寒凝氣滯證
證候:腹股溝處腫物突起,時大時小,冷脹作痛,痛牽少腹,得濕痛緩,舌淡,苔白,脈沒
緊或弦。
治法:溫里散寒、行氣止痛。
主方:暖肝煎,或十補丸
用法:加減:氣虛寒凝證
證候:睪丸冷痛牽引少腹,其痛綿綿,得溫則緩,按之痛減,面色淡白,畏寒肢冷,舌淡邊
有齒痕,苔薄白或白滑,脈沉遲無力。
治法:溫陽益氣、散寒止痛。
主方:暖肝煎
用法:
加減:可加黃芪、川楝子、橘核等。
脾氣下陷證
證候:陰囊腫物易下難上,氣下墜感,氣短神疲,食少腹脹,面白,舌淡,脈弱。
治法:補氣升提。
主方:補中益氣湯
用法:加減:常加荔核、川楝子、香附等。
肝郁氣滯證
證候:陰囊腫物時大時小,脅肋作脹,少腹急結(jié)不舒、作痛,怒則腫物明顯,舌苔薄白,脈
沉弦。
治法:疏肝理氣。
主方:天臺烏藥散
用法:加減:可加荔核、橘核等。
查看更多關(guān)于腹股溝疝的中醫(yī)治療方法的相關(guān)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