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缺鐵性貧血的中醫(yī)治療
時間:2015-03-19來源:求醫(yī)網(wǎng)
一、中醫(yī)分類:
1.肝腎不足型
多見貧血時間較長,影響患兒生長發(fā)育。
癥狀:表情呆滯、智力低下,手足顫動,頭暈目眩,雙目干澀,舌淡脈弦細。
常用藥物:左歸丸加減,藥選枸杞子、山萸肉、龜板、女貞子、旱蓮草、熟地、當歸、首烏、龜板、白芍、阿膠、制首烏、懷牛膝、紫河車粉(吞服)。
2.心血虧虛型
癥狀:面色蒼白,倦怠無力,皮膚干燥,心謊氣短,睡眠不實,舌淡脈細。
常用方藥:熟地、當歸、川芎、黨參、丹參、白芍、酸棗仁、龍眼肉。八珍湯化裁,白術、茯苓、炙甘草等。
3.氣血兩虛型
癥狀:脾虛氣弱型和心血虧虛型癥狀相兼。
常用方藥:黃芪、黨參、白術、茯苓、當歸、熟地、川芎、雞血藤、阿膠、陳皮、炙甘草。
4.脾虛氣弱型
癥狀:面色發(fā)白,唇舌色淡。疲乏無力,食欲不振,大便塘軟,脈虛而軟。
常用方藥:炙黃芪、黨參、當歸、炒白術、茯苓、陳皮、法半夏等可選異功散加減。
2、中醫(yī)治療藥方:
1.雞血藤8~15g,每日一次,水煎服。
2.當歸、生地、熟地、黃芪各6克,水煎服。
3.枸杞3克,紅棗6枚,**1個,同煮食,每日1次。
4.鍛皂礬、炒黃豆以 1:2的比例共研細末,以棗湯和丸,每次服2克,每日三次。
5.大麥粉60克、皂礬30克、紅糖60克,共研細末,以生公雞血30克作丸,如綠豆大,每晚服一次,每次1。5~3克。
6.黨參10 g,白術10g ,茯苓10g,黃芪10g ,赤芍10g ,當歸10g ,生阿膠10g ,黃精10g ,扁豆10g ,山藥10g 。水煎服,每日二次,每次100Ml.
7.芡實、茯苓、白扁豆、蓮子肉、山藥、黨參、薏苡仁、白術各6克,水適量,煎40分鐘,去黨參、白術,入大米150克,熬粥,分次調糖食用。
8.黃芪10g ,當歸10g,神曲10g ,麥芽10g ,山楂10g ,生地10g, 雞血藤10g, 紅花5g ,山藥10g ,陳皮10g ,何首烏10g,雞內金sg,白術10g,枸杞子10g ,人參10g , 大棗20枚,蜂蜜50g 。水煎3次,去渣濃縮至200ml,加人蜂蜜調勻。日服3次,每次10―20ml。
查看更多關于小兒缺鐵性貧血的中醫(yī)治療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 小兒缺鐵性貧血治療方法 |
- 小兒缺鐵性貧血病因 |
- 小兒缺鐵性貧血飲食 |
- 小兒缺鐵性貧血專家 |
- 小兒缺鐵性貧血醫(yī)院
- 小兒缺鐵性貧血治療指南 |
- 小兒缺鐵性貧血癥狀 |
- 小兒缺鐵性貧血檢查 |
- 視頻 |
- 小兒缺鐵性貧血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