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結核的西醫(yī)治療方法
時間:2015-03-24來源:求醫(yī)網(wǎng)
泌尿系結核大多繼發(fā)于肺結核。結核病變主要侵犯腎臟引起腎結核(Tubercurosis of kidney ),但往往蔓延至膀胱時才出現(xiàn)典型的臨床癥狀:尿頻、尿急、血尿或膿尿,可伴有低熱、體重減輕、乏力和貧血等。
泌尿系結核的治療
泌尿系結核是全身性疾病。故須重視全身的治療。包括營養(yǎng)、環(huán)境、休息、醫(yī)療體育等?,F(xiàn)代化學治療的進展,使泌尿系結核的治療原則有所改變,以藥物治療為主,配合必要的手術治療。早期泌尿系結核病變較輕,范圍局限。在正確使用抗結核藥物治療后,多能治愈。只有在腎臟破壞嚴重或泌尿系統(tǒng)有嚴重并發(fā)癥,如輸尿管狹窄、膀胱結核性攣縮伴對側腎積水時,才需要手術治療。手術旨在去除不可修復的破壞病灶,解除梗阻,搶救腎功能。
腎切除術適用于廣泛破壞的一側腎結核,或結核腎伴嚴重繼發(fā)感染而喪失功能者,此時可將病腎切除。雙腎結核并不是手術的一定禁忌,一側腎結核破壞無功能,另一側病變較輕仍可將破壞嚴重的一側腎切除。
腎部分切除術適用于結核病灶局限于腎一極而藥物不能治愈,同時腎盞和輸尿管均無改變者。若單獨有功能的腎需作腎部分切除時,應保留2/3的腎組織以免引起腎功能不全,適應癥必須嚴格掌握。由于藥物治療的進步,部分腎切除已極少應用于腎結核的治療。
腎病灶消除術適用于腎實質內(nèi)完全閉合或引流不暢難以愈合的結核性空洞。腔內(nèi)充滿干酪樣物質者,藥物治療常不能奏效,且為潛伏感染的來源。通過切開清除,可防止膿腫擴大或破潰,并可保留未受損害的腎組織。
查看更多關于泌尿系結核的西醫(yī)治療方法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