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質性肺病的中醫(yī)治療方法
時間:2015-03-24來源:求醫(yī)網
間質性肺病治療的中醫(yī)方法,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肺間質的炎癥性疾病,病變主要累及肺間質,也可累及肺泡上皮細胞及肺血管。病因有的明確,有的未明。明確的病因有吸人無機粉塵如石棉、煤;有機粉塵如霉草塵、棉塵;氣體如煙塵、二氧化硫等;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感染;藥物影響及放射性損傷。本病屬中醫(yī) “咳嗽”、“喘證”、“肺瘺”等范疇。其中醫(yī)治療方法如下:
(1)肺氣虛損:咳喘聲低、易疲乏,自汗畏風,易感冒,舌淡苔白,脈細弱。
治法:補益肺氣,止咳定喘。
間質性肺病治療的中醫(yī)方法方藥:生黃芪30克,生白術、杏仁、紫菀、款冬花、地龍各10克、防風6克,太子參15克,炙麻黃6克,生甘草6克。
中成藥:玉屏風顆粒。
(2)氣陰兩虛,痰淤阻肺:干咳無痰或少痰,喘息氣短,動則加甚,神疲乏力,口干咽燥,五心煩熱,腰酸膝軟,舌淡紅、首薄白或少苔,脈細滑或細弱。
治法:補肺滋腎,化痰活血。
方藥:太子參、熟地、山萸肉、山藥、茯苓各15克,麥冬30克,五味子10克,丹皮10克,澤瀉10克,生黃芪30克,百合30克,胡桃肉15克,丹參30克,紫菀10克,川貝粉6克(沖服)。
間質性肺病治療的中醫(yī)方法中成藥:生脈飲口服液、六味地黃丸。
(3)脾腎陽虛,淤血內阻:咳喘無力,動則加甚,呼多吸少,下肢浮腫,形寒肢冷,面灰唇紫,舌質淡胖、苔薄白,脈沉細無力
治法:健脾溫腎,化痰活血。
方藥:熟附于10克、肉桂5克、熟地15克、山萸肉15克、山藥15克、茯苓15克、丹皮10克、澤瀉,0克、生黃芪30克、丹參30克、紫菀10克、杏仁10克、地龍10克、仙靈脾10克。
中成藥:人參健脾丸,金匱腎氣丸。
查看更多關于間質性肺病的中醫(yī)治療方法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