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綜合征可能并發(fā)哪些疾病
時間:2015-03-11來源:求醫(yī)網
更年期綜合癥常見并發(fā)癥
外陰瘙癢、老年斑、高血壓
一、生殖系統(tǒng)
1、性征退化和性器萎縮:外陰干枯、陰毛脫落、白色病損、外陰瘙癢、繼發(fā)感染、性功能減退、膀胱、直腸膨出、子宮脫垂等。部分婦女出現(xiàn)多毛、脂溢、痤瘡等男性化癥象。
2、乳房萎縮、下垂,乳頭乳暈色素減退:乳房堅挺性減弱,組織軟塌。
3、皮膚粘膜:干枯、多皺、毛發(fā)脫落、色素沉著和老年斑、易發(fā)皮膚病。口干、咽峽炎和聲音嘶啞。
4、心血管系統(tǒng):包括高血壓、動脈硬化和冠心病,栓塞性疾病發(fā)生率隨絕經后年齡增長而增高?!?5歲婦女冠心病發(fā)生率低于同齡男性5~8倍。
(二)精神、神經系統(tǒng)更年期婦女易患精神抑郁癥、健忘、強迫觀念、偏執(zhí)、情感倒錯、情緒不穩(wěn)、迫害妄想、焦慮、多疑、感覺異常、自覺無能和厭世感。部分呈躁狂、思維錯亂和精神分裂癥。
?。ㄈ┠[瘤易發(fā)傾向與免疫監(jiān)視功能減退和衰老有關。據(jù)統(tǒng)計婦科腫瘤的發(fā)生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如≥40歲為219.93~245.39/10萬,≥50歲433.82~450.45/10萬,≥60歲770.84~782.14/10萬,≥70歲1120.71~1129.90/10萬,≥80歲1495.09~1657.08/10萬(紐約州1960)。宮頸癌、宮體癌、卵巢癌發(fā)病高峰均處40~60歲。宮頸浸潤癌介41.8~48.7歲之間(野田1983)。泌尿系腫瘤性比:≤40歲M∶F=1∶0.6 40~60歲1∶1。其中腎癌2∶1,尿道癌1∶3~5,尤見于≥50歲之婦女。
?。ㄋ模┟谀蛳到y(tǒng)尿頻、尿急、張力性或尿急性尿失禁(urgemt incontineuce)。尿道粘膜脫垂、尿道肉阜、腎下垂、腎盂—輸尿管積水和易尿潴留及感染。
(五)骨骼肌肉系統(tǒng)骨關節(jié)(腕、肘、肩、髖和腰)、韌帶、肌肉萎縮、酸痛、功能障礙、骨質疏松癥和易發(fā)骨折。詳見骨質疏松癥節(jié)。
二、內分泌代謝變化
(一)高脂血癥:表現(xiàn)為膽固醇、LDL、TG、VLDL增高,而HDL和HDL2降低,故易致動脈粥樣硬化和高血壓。
(二)糖尿病傾向:β細胞對胰島素分泌減少和外周組織胰島素拒抗作用增強所致。
(三)水腫:可為甲低引起粘液性水腫、血管神經性水腫,或低蛋白血癥、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
(四)免疫功能減退:易并發(fā)感染和腫瘤。
查看更多關于更年期綜合征可能并發(fā)哪些疾病的相關常識>>
婦產科疾病
- 婦科炎癥
- 婦科腫瘤
- 宮頸糜爛
- 月經不調
- 子宮內膜異位癥
- 更年期綜合癥
- 卵巢囊腫
- 外陰白斑
- 乳腺增生
- 女性不孕
- 婦科疾病
- 子宮肌瘤
- 盆腔炎
- 恥骨聯(lián)合分離癥
- 乳頭溢液
- 積乳囊腫
- 絕經
- 功血
- 陰道痙攣
- 卵巢性不孕
- 原發(fā)性痛經
- 子宮性不孕
- 妊娠期急性脂肪
- 急性宮頸炎
- 慢性子宮內膜炎
- 妊娠嘔吐
- 宮頸性不孕
- 霉菌性外陰炎
- 婦科檢查
- 細菌性陰炎
- 盤腔炎
- 子宮息肉
- 輸卵管積水
- 產褥期乳腺炎
- 乳頭內陷
- 卵巢炎
- 乳房脹痛
- 白帶異常
- 崩漏
- 閉經
- 滴蟲性外陰炎
- 滴蟲性陰道炎
- 附件炎
- 黃體囊腫
- 結核性陰道炎
- 卵泡囊腫
- 霉菌性陰道炎
- 輸卵管炎
- 外陰炎
- 細菌性陰道炎
- 陰道炎
- 子宮頸息肉
- 子宮頸炎
- 子宮內膜息肉
- 子宮內膜增生
- 子宮肉瘤
- 子宮脫垂

- 更年期綜合癥治療方法 |
- 更年期綜合癥病因 |
- 更年期綜合癥飲食 |
- 更年期綜合癥專家 |
- 更年期綜合癥醫(yī)院
- 更年期綜合癥治療指南 |
- 更年期綜合癥癥狀 |
- 更年期綜合癥檢查 |
- 視頻 |
- 更年期綜合癥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