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病(血色素沉著癥)
血色病的發(fā)病原因
自1865年Trousseau首先報道一例血色病后,過去認(rèn)為本病是由于飲酒過多或飲食等外界原因而引起的,以后經(jīng)過檢測HLA類型,并經(jīng)統(tǒng)計學(xué)處理證明本病的發(fā)生是與第6號染色體上短臂HLAⅠ類復(fù)合物緊密相關(guān),主要是HLA-A3-B14,HLA-A3-B7,其頻率比正常人明顯為多,1989年發(fā)現(xiàn)HLA-A2及A11是第二個常見等位基因,也有報道HLA-A1-B3及HLA-A3-B15異常基因,經(jīng)家系調(diào)查及HLA類型調(diào)查證明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
在同一家族中與HLA的h(血色病)等位基因及HLA-H位點抗原相互傳遞,而形成純合子或雜合子,有任何一個異常h的單倍型(Hh)為雜合子;沒有異常單倍型,有二個正常單倍型(HH)者為正常,按孟德爾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模式遺傳。
近年來,由于人類全部染色體圖形已弄清,很多學(xué)者對第6號染色體短臂用小衛(wèi)星DNA標(biāo)志測序,Southern印跡,家系分析等,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血色病基因與D6S105很近(Jazwinska等,1993),D6S105離HLA-A遺傳距離約2cm(Centi Morgan,厘摩根),與血色病高度相關(guān),1996年Feder等通過基因測序,晶體蛋白分析證實本病是由于HPE基因突變,最常見的是在第845個核苷G→A使第282個氨基酸部位的胱氨酸→酪氨酸即845A(或C282Y,C代表胱氨酸,Y代表酪氨酸);另一常見的突變是第187個核苷C→G第63個部位的氨基酸組氨酸→天冬氨酸即187G;H63D(H代表組氨酸,D代表天冬氨酸),第三個HFE基因突變是193T(S65C)第65個部位絲氨酸S→胱氨酸C等,其他尚有少數(shù)HFE突變基因特殊類型的報道。
在世界上已證明C282Y是本病的主要基因突變類型,先證者純合子中約占80%~90%(在英國約90%,北美為83%),在非C282Y基因突變中的21%~43%為H63DC282Y/H63D復(fù)合,占7%,Mura等曾檢測先證者711例中C282Y占86.8%,H63D占75%;也有報道S65C占7.8%,后者大多為輕型患者。
- 友情鏈接:
- 血色病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