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息肉是什么啊?宮頸息肉是宮頸粘膜局限性增生而形成的堆集,是婦科常見的疾病之一。較大的息肉可能出現(xiàn)一定的臨床癥狀,較小的息肉可無任何癥狀,只是在婦科檢查時被發(fā)現(xiàn)。
宮頸息肉發(fā)生的原因,一般認為系由于慢性炎癥長期刺激,引起宮頸內膜的增生堆集。但也不是所有的宮頸息肉均是宮頸內膜引起的柱狀上皮增生堆集。也常見到一小部分患者息肉發(fā)生于宮頸陰道部的鱗狀上皮部位,此種類型的息肉一般沒有較細的蒂,呈舌狀突出,質地比較堅實,不易出血,表面被覆鱗狀上皮,色澤與宮頸表面的顏色一致,呈粉紅色。而起源于宮頸管粘膜的息肉,大多有一個細長的蒂,表面鮮紅色,質軟,極易出血。息肉可單發(fā),也可多發(fā)。多發(fā)性息肉往往蒂比較短,呈簇狀堆集于宮頸口處。息肉的大小不一,小者直徑僅幾毫米,大者可達數厘米。
宮頸息肉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但多見于40~45歲以后的經產婦。
雖為比較常見的婦科疾病,但由于其體積小,可無任何癥狀,往往因患其它婦科疾病檢查時才被發(fā)現(xiàn)。較大的息肉可能出現(xiàn)白帶增多,或主訴有接觸性出血,特別在性交或排便后出現(xiàn)點滴狀出血或血性白帶,出血量一般不多。表面被覆鱗狀上皮的息肉,由于其質地較韌,一般無接觸性出血或 血性白帶。如宮頸息肉伴有較重的宮頸炎,也可出現(xiàn)宮頸炎的癥狀。
宮頸管息肉病理檢查時可見息肉中央為一纖維結締組織形成的縱軸,其中血管多而密集,外有宮頸固有的組織,包括腺體與間質,表面為宮頸粘膜覆蓋,組織成分和結構基本上與正常宮頸組織相同,此為典型的息肉組織相。起源于宮頸陰道部表面覆蓋鱗狀上皮的息肉比較少見,此種息肉實質上為宮頸管組織增生后自宮頸陰道部鱗狀上皮區(qū)疝性脫出,與宮頸管息肉的區(qū)別是表面被覆的上皮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