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后勤醫(yī)院創(chuàng)建于1951年,是一所擁有62年歷史的國家公立甲... [ 詳細 ]
- 【類型】二級甲等 / 綜合醫(yī)院
 - 【電話】020-83548776
 - 【網(wǎng)址】www.fuke999.com.cn
 - 【地址】廣州市越秀區(qū)小北路243號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y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當前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醫(yī)院庫 > 廣州后勤醫(yī)院婦科 > 醫(yī)院資訊 > 介入治療子宮腺肌癥的治療介紹
		廣州后勤醫(yī)院創(chuàng)建于1951年,是一所擁有62年歷史的國家公立甲... [ 詳細 ]
暫無內容
時間:2013-10-31 09:50來源:求醫(yī)網(wǎng)
子宮腺肌癥 (adenomyosis),是由子宮內膜侵入子宮肌層引起的一種良性病變。病理上見子宮肌層肥厚,肌壁間有呈島狀分布的子宮內膜腺體與間質,伴平滑肌纖維增生。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痛經、經量增多與子宮增大。伴隨子宮肌層的彌漫性增生,過去稱為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但其病因、發(fā)病年齡、臨床表現(xiàn)、處理原則均與外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不同,多發(fā)生在40~50歲經產婦。其原因是內膜基底層直接向肌層擴展,不是由于種植或化生。
異位的子宮內膜彌散于子宮肌壁,后壁多見。肌纖維彌漫性反應性增生。子宮均勻增大,質硬,經期前后大小可有改變。常合并內膜異位癥、肌瘤和盆腔炎性粘連。
子宮腺肌癥是子宮的肌肉和腺體發(fā)生了毛病。子宮由三層組織組成,里面是子宮內膜,中間是肌肉,外面是一層和腹膜一樣的漿膜。正常情況,子宮內膜應在肌層下面,它們之間有界限。假如子宮內膜和表淺的肌肉層受到損傷,如分娩、多次人工流產和刮宮等,子宮內膜將乘虛而入。它們在子宮肌肉里生長發(fā)育,并刺激周圍的肌細胞增生,就形成了子宮腺肌癥。在肌肉里的子宮內膜可以和正常的子宮內膜一樣,隨月經周期變化而出現(xiàn)周期性充血、水腫甚至出血,會引起強烈子宮收縮而出現(xiàn)劇烈下腹痛。有時,子宮腺肌癥只出現(xiàn)在子宮某一個部位,使局部子宮肌細胞明顯增生形成腫塊,這時稱為子宮腺肌瘤。但它實際上不是真正的腫瘤,并不含瘤細胞,和周圍沒有明顯的界限。做手術時,不能像挖肌瘤那樣輕易拿掉。和子宮肌瘤一樣,子宮腺肌癥很少癌變。
子宮腺肌癥多見于 40—50歲左右已生過孩子的婦女,主要表現(xiàn)為生孩子后數(shù)年開始出現(xiàn)月經小腹痛,而且通常越來越重。一般要用止痛藥,不少病人需要打止痛針。有的婦女疼得在地上打滾兒,打止痛針也不能完全止痛,久而久之,打止痛針效果也越來越差。伴隨痛經常有月經過多,容易出現(xiàn)貧血。婦科檢查子宮一般均勻增大,表面光滑且硬,通常不超過懷孕3個月大小,否則可能合并有子宮肌瘤。
子宮腺肌癥確診靠手術切除子宮病理檢查。單靠婦科檢查診斷不可靠。但若能詳細詢問病史,仔細檢查盆腔,再配合B超檢查,可以提高診斷率。B超檢查較好在月經期或月經剛干凈時,典型者表現(xiàn)為子宮均勻增大,肌肉間有許多散在小囊腔反射。
本病一般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對35歲以上、已生育過或病情嚴重者,手術切除子宮是最有效也是最常用的治療療法。近年來,國內外學者開始用宮腔鏡治療子宮腺肌癥,挖除子宮內膜后月經大大減少,有的不再來了,痛經也明顯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