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腫瘤(腦腫瘤)

顱內腫瘤在手術期間的護理方法有哪些
我們都知道,像一些極為復雜的疾病,醫(yī)生往往會采取手術的方法進行治療,像顱內腫瘤的治療即是如此。專家介紹,顱內腫瘤在進行手術之前與之后,一定要注意好護理自己的身體。那么,顱內腫瘤應在手術期間如何進行護理呢?
一、術前護理
1、病情觀察:嚴密觀察病情變化,當病人出現(xiàn)意識掌礙,瞳孔不等大,緩脈、血壓生高等癥狀時,提示有發(fā)生腦疝可能,應立即報告醫(yī)生。保持呼吸道通暢,迅速靜脈滴注脫水劑,并留置尿管,以了解脫水效果。做好術前特殊檢查及手術準備。
2、顱內壓增高的護理:顱內占位病變隨著病情發(fā)展均會出現(xiàn)顱內高壓癥狀。嚴重著可由于呼吸道梗阻、劇烈咳嗽、用力排便等。導致顱內壓聚然增高而發(fā)生腦疝。因此病人應注意保暖,預防感冒,適當應用緩瀉劑,保持大便通暢。另外,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以降低顱內壓:
1、使用脫水劑以見輕腦;
2、床頭抬高15~30度,以利顱內靜脈回流,減輕腦水腫;
3、充分給氧改善腦缺氧,使腦血管收縮,降低腦血流量;
4、控制液體攝入量1000-2000毫升每天;
5、高熱者立即降溫,防止肌體代謝增高,加重腦缺氧。
3、注意保護病人,對出現(xiàn)神經系統(tǒng)癥狀的病人應視具體情況加以保護,如防止健忘病人走失,督促癲癇病人按時服藥,運動掌礙病人應臥床休息,躁動病人給予適當約束,放置床擋防止墜床,摔傷和自傷。
二、術后護理
1、臥位:一般病人清醒后抬高床頭15-30度,以利于靜脈回流,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
2、病情觀察:嚴密觀察生命體癥及肢體活動,特別是意識及瞳孔的變化,術后24小時內易出現(xiàn)顱內出血及腦水腫引起腦疝等并發(fā)癥,當病人意識由清醒轉為遲鈍或消失,伴對側肢體活動障礙加重,同時出現(xiàn)脈緩、血壓升高?要考慮顱內出血或水腫的可能?應及時向醫(yī)生報告。
3、保持出入量平衡:術后靜脈補液時,注意應控制液體的入量在1000-2000毫升。
4、腦室引流的護理:腦室引流發(fā)的病人按腦室引流護理常規(guī)進行護理。
5、應用脫水劑注意事項:見腦出血外科護理常部分。
6、骨窗的護理:膠質瘤術后,為了起到減呀的作用,一般將病人顱骨骨瓣祛除或游離,成為骨窗或游離骨瓣。骨瓣祛除后腦組織外只有頭皮保護,易受傷,應加強保護。通過骨窗還可以直接觀察到顱內壓變化情況,如 骨窗處張力較大或腦組織膨出,說明顱內壓增高,應采取措施降低顱內壓。
7、功能鍛煉:術后病人常有偏癱或失語,要加強病人肢體功能鍛煉和語言訓練。協(xié)助病人肢體被動活動,按摩肌肉,防止肌肉萎縮。耐心輔導病人進行語言訓練,指導病人從簡單發(fā)音開始,逐步練習多音節(jié)詞,鼓勵病人家屬建立信心,平時給病人聽音樂、廣播等,刺激其感覺中樞。

- 友情鏈接:
- 顱內腫瘤地方信息